近日上上通,由麻省理工学院蔡立慧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在
Nature杂志发表了一篇突破性论文。研究发现,ABCA7基因的一种罕见变异可以通过扰乱神经元脂质代谢,促进(AD)的发生。而使用胆碱处理神经元可以逆转多种病理表型,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提供了新方向。
ABCA7功能缺陷型突变是一种在极少数人群中存在的罕见变异,携带这种变异的个体,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约为非携带者的两倍。但由于其作用机制不明,靶向干预该基因一直较为困难。
为了破解其中的谜团,研究团队选取了12例携带
ABCA7罕见变异的人体样本,并对其神经元进行了深度分析。结果显示,受ABCA7缺失 影响最为显著的基因主要集中于三大功能簇:脂质代谢、DNA损伤和氧化磷酸化(细胞能量生成过程)。
为进一步验证这些基因变化如何影响神经元功能,研究人员将
ABCA7功能缺失变异导入神经元模型。结果发现上上通,这些神经元细胞表现出与患者样本细胞高度一致的基因表达变化,与氧化磷酸化相关的基因一致性非常高,可能导致氧化应激状态。在脂质代谢方面,携带ABCA7变异的细胞出现了磷脂酰胆碱分子代谢异常,这种改变可能导致细胞膜刚性增加,这可能导致线粒体膜功能出现异常。
基于这一发现,研究团队尝试用CDP-胆碱(磷脂酰胆碱的前体分子)处理携带
ABCA7突变的神经元。令人惊喜的是,当这些细胞开始合成新型磷脂酰胆碱时,其线粒体膜电位同步恢复正常,氧化应激水平也随之下降
图片来源:123RF
在3D神经元类器官模型中,携带
ABCA7变异的神经元类器官表现出β-淀粉样蛋白水平升高和神经元过度兴奋。而经CDP-胆碱处理后,这些病理表型均得到有效缓解。
“用胆碱处理携带上上通
ABCA7变异的细胞后,许多转录缺陷得到了逆转。此外,在ABCA7基因表达缺失的神经元中,神经元过度兴奋和β-淀粉样蛋白水平升高的问题也都有所缓解。”论文第一作者Djuna von Maydell表示。
值得一提的是,蔡立慧教授团队在2021年就发现CDP-胆碱能逆转另一种阿尔茨海默病相关基因
APOE4的多重影响。目前她正与合作者开展临床试验,探索胆碱补充剂对APOE4携带者的作用。
胆碱是一种天然存在于鸡蛋、肉类、鱼类及部分豆类与坚果中的营养素。蔡立慧教授指出:“提升胆碱摄入量,或能成为降低阿尔茨海默病患病风险的新途径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约18%的人存在一种
ABCA7常见的无害变异类型。但新研究发现,该类型表现出的 脂质代谢基因改变模式竟然 与罕见变异相似。这意味着ABCA7功能失调可能对更广泛人群具有重要影响。
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
ABCA7变异致病的分子机制,更重要的是指明了通过胆碱干预恢复脂质稳态的治疗方向。随着机制谜团逐步揭开,阿尔茨海默病的精准预防和干预策略正在迎来新的曙光。
参考资料:
[1] von Maydell, D., Wright, S.E., Pao, PC. et al. ABCA7 variants impact phosphatidylcholine and mitochondria in neurons. Nature (2025). https://doi.org/10.1038/s41586-025-09520-y
[2] MIT study explains how a rare gene variant contributes to Alzheimer’s disease. Retrieved September 17, 2025 from https://www.eurekalert.org/news-releases/1097513
欢迎转发到朋友圈,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。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,请在“学术经纬”公众号主页回复“转载”获取转载须知。其他合作需求,请联系wuxi_media@wuxiapptec.com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,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。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